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推荐范文分类
热门标签:

2024年承德市委农村工作会发言材料(2篇)

日期:2024/12/31 23:29作者:人气:

导读:1.坚持项目带动 村企融合发展共建“共富共美”和美乡村示范区近年来,兴隆县始终以“三七百工程”为框架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条路”为主线抓乡村...

1.坚持项目带动 村企融合发展

共建“共富共美”和美乡村示范区


近年来,兴隆县始终以三七百工程为框架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条路为主线抓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以四治融合机制强化乡村治理,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76个,2022年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2023年获评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一、坚持项目带动,推动共建共享,探索和美乡村建设新模式。兴隆和美乡村建设起步早、基础实、村庄变化大,但由于缺乏大项目带动,村企良性互动和村民共建共享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使和美乡村扩容提质、迭代升级受到很大制约,迫切需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共富共美为目标,以重点项目为纽带,深化村企党组织共建联建,打造“3+3+N”和美乡村示范区,发展强村富民新模式。一是重点打造省级示范区的3个核心片区。雾灵山片区,以阿那亚·雾灵山养生谷为纽带,发展村企共建模式,盘活9个村闲置土地、厂房,打造民宿集群和农文旅融合业态;六道河片区,以中电建北京山谷为纽带,发展跨村联建模式,整合企业资金与10个村共建亲子乐园等项目,收益纳入村集体收入;半壁山片区,以靳杖子山楂出口产业园为纽带,发展联农带农模式,支持入驻企业扩大产能,建设4个优质果品供应基地,带动8个村务工收入、入股分红增收。二是延伸打造省级示范区的3个拓展片区。安子岭片区,谋划实施抽水蓄能电站与A级景区共建项目,发展文旅+新能源模式,建设绿色文旅康养小镇;青松岭片区,借助塞外江南水镇优势,发展沉浸旅游模式,加快推进康养文化新村、青营峡水上乐园等项目建设,以花市村、麻地村等为补充,打造环津康养新区名片;蓝旗营片区,依托万亩板栗园和桦维产业园,发展产业融合模式,大力发展林下药菌产业,盘活栗源交易市场,让农户分享全产业链收益。三是同步打造省级示范区引领下的N个精品示范村。将核心片区、拓展片区之外的50个省级美丽乡村打造成有主题文化、有产业基础、有集体收入、有养老支撑的精品示范村,推动16个省级美丽乡村成功创建,奠定连点成片建设和美乡村示范区基础。二、坚持系统治理,完善要素配套,打造和美乡村建设新面貌。一是推进三大革命,进一步把基础夯实。以建设全省厕所革命试点县为契机,强化旱厕粪污清掏和运维管护体系落实,提高无害化粪液资源化利用水平,确保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动垃圾收集转运范围向河道、塘坝延伸,以运营服务绩效考核倒逼管理质效提升;大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黑灰水”分散处理、集中收集管网一次性接入等工程,有序提升污水治理率。二是坚持公服优先,进一步把功能配齐。示范推动核心片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增点扩面村集体主导的就地互助”“行走的养老院和集中养老模式;统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电网电力增容改造、四好农村路、通讯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城乡融合发展要素支撑。三是改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把环境扮靓以干净、整齐、漂亮为标准,对拆违拆陋、垃圾清理落实核量奖补政策,深入开展绿化美化、飞线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清脏向治乱转变,打造更多村庄清洁达标村、精品村。四是深化乡村治理,进一步把文化做强。大力推广塔前村“规范化自治”、诗上庄村“文化育民”等村民自治模式,探索建立“道德银行”等志愿服务新模式,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以讲好文化故事涵养乡风文明。三、坚持党建引领,集合优质资源,保障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强力组织推动。对“3+3+N”示范区,坚持一个片区、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项目专班推进,每两周集中调度,每半年集中观摩,常态化现场办公、一线解决问题,逐步把片区做大做强。二是实行台账管理。对和美乡村建设重点任务,逐村逐项建档立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实行信息化、精准化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末端落实。三是强化资金统筹整合政府债券、项目资金,重点向“3+3+N”示范区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宝良书记、亚军市长讲话要求,全力推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转化实践,以“共富共美”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的扎实成效,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贡献兴隆力量。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筑牢和美乡村根基


隆化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千万工程”核心要义,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奋力谱写和美乡村建设新篇章。一、坚持目标导向与支撑保障相结合,全力做好顶层推动。锚定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重点在人力、财力、制度等方面优先保障、全力推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和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高起点站位,高标准推动。二是强化人员保障。抽调精干力量17人,专门成立人居办,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统筹推进。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通过“上级补、政府出、群众筹”等方式,整合各类资金6.68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3亿元,实现效益最大化。四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完善奖励激励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五是强化监督保障。系统运用政治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督查巡察等手段,形成了发现问题、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二、坚持系统治理与重点攻坚相结合,全力打造示范样板。坚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带动整体环境全面提升。一是全域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作为全国20个地区之一、全省唯一的县区被纳入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二是系统治理面源污染。投资1.3亿元,将生活垃圾、人居和畜禽粪污、大田秸秆、设施农业垃圾等5类垃圾,分类治理、资源利用,“因地制宜采取小集中和单户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典型经验,在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简报刊发。三是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先易后难,全域推进,累计改造户厕4.36万座,建立设备维修、粪污清掏、资源化利用、公厕管护、运维监管“五项机制”,实现常态化管护,被确定为全省改厕模式试点试验县。三、坚持改善提升与机制建设相结合,全力提升整体质效。2024年我们将在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着力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一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给予优先保障,大力开展“五清三建一改”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年内建设“三园”500个以上,改造农村户厕1720座、公厕40座,建设“四好农村路”263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200千米。同时,加强与央企合作,谋划推进EOD项目,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二是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聚焦城乡保洁一体化、村庄清洁常态化、厕所管护长效化,推行清洁积分制、门前三包制等管理制度,同时创新数字化监管平台,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对人居环境问题动态监督整改,实现监管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实行“一赛两练一考核”,定期开展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擂台赛,每年开展2次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拉练,年终统一考核评比,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纳入乡镇(街道)考核体系,加强结果应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