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四下基层”主题党课讲稿
日期:2025/01/04 09:11作者:人气:
导读:更多精品材料,请关注 推动党员干部“四下基层”,是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四下基层”作风,主动下基层现场办公,让问题...
更多精品材料,请关注 推动党员干部“四下基层”,是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四下基层”作风,主动下基层现场办公,让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一、深刻领会“四下基层”的历史实践意义“四下基层”是***亲身实践、培育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声边”到“身边”,生动体现了始终聚力于民的独特优势。“调查研究下基层”,化“脚力”为“能力”,生动体现了始终问计于民的科学方法。“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生动体现了始终心系于民的真挚情怀。“现场办公下基层”从“机关会场”到“基层现场”,生动体现了始终取信于民的务实.品格。当年,***带头下基层宣讲、调研、接访、办公,带头沉下身到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踏遍了闽东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动人佳话。实践证明,“四下基层”有利于深入实际了解民情民意,有利于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务实担当的作风,诠释了躬身为民的情怀。“四下基层”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走进一线,才能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四下基层”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对于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群众福祉,对于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对于大兴调查研究、科学民主决策,对于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思想共识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自觉扎根群众;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之以恒用心服务群众;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持之以恒紧紧依靠群众;始终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持之以恒善于组织群众,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奋力谱写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新篇章。二、躬身实践,推动“四下基层”落地见效(一)坚持宣传宣讲向下,在“接地气”中聚民力从“上接天线“到”下接地气”。一方面要读懂“天线”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适当进行合理“转化”。另一方面要“接地气”把“天线”信号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好画面”,在田间地头的聊家常中把“生涩”的文字生动化、朴实化,在“一条板凳”的近距离交流中,把党的为民宗旨、惠民利民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既要思考“讲什么”,也要创新“怎么讲”,既要聚焦“接地气”,也要考虑“有灵气”,要精准把握广大群众的政策需求,就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产业富农、培训就业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政策宣讲、问题解答,让群众真正听得懂、用得着。二、坚持信访接待向下,在“解民忧”中强合力化“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信访接待下基层,变“被动等事”为“主动找事”,变“坐诊”为“出诊”。进村入户才能知晓群众需求,才能实现上下联动、关口前移,有力有效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多到矛盾相对集中、问题相对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去,带着感情脚步向下,真心解决问题、协调矛盾纠纷,不折不扣落实好领导干部包案督访、下访接访等制度,一件接着一件干,切实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家门口”。让信访接待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三、坚持现场办公向下,在“破难题”中提效力从“现场办公”到“马上就办”。党员干部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使各项决策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从营商环境优化到重大项目推进、旅游提质增效,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克服成长中的烦恼,要求党员干部用好用活“一线工作法”,走企业车间、访农村社区,坚持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既要“稳扎稳打”、现场就办,也要“小步快跑”、急事急办。带着真心实意温暖群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措施深入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现场会诊、现场解难、现场开方,以立说立行、紧抓快办的实际行动给群众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