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推荐范文分类
热门标签:

【文稿佳作】探索“共融 共治 共富”的乡村振兴“常楼模式”

日期:2025/01/03 06:14作者:人气:

导读:来源:聊城改革近年来,开发区北城街道以推动新村融合发展为重要载体,通过实施党建引领筑基、民生为要促治、产业驱动增收等多元化手段,积极探索“共融 共治 共富”的“...

来源:聊城改革

近年来,开发区北城街道以推动新村融合发展为重要载体,通过实施党建引领筑基、民生为要促治、产业驱动增收等多元化手段,积极探索“共融 共治 共富”的“常楼模式”,持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力与新活力。

党建引领同心共融

筑牢基层堡垒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精细化调整基层干部选拔机制,注重从具备致富能力的乡村能手、表现出色的乡村青年以及怀揣梦想返乡的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出热心服务群众、具备卓越才能的优秀人才担任基层干部。目前常楼新村班子成员40岁以下占比近50%,高中以上学历占比达41.67%,干部队伍积极考察并引进各类增收项目,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引领群众走向富裕之路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村民自治,提升组织号召力。全面推进乡村民主管理,坚持组织建设规范化。常楼新村通过健全红白理事会、民主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三位一体民主议事机制,确保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民主化水平,有效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三是发挥模范带头,提升组织凝聚力。发挥模范人员的核心引领作用,定期组织优秀党员评选、年终述职评议等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带头全员帮包”巩固成果促提升活动,将村内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一对一结对、点对点帮扶,以实际行动为脱贫群众排忧解难。

民生为本分类共治

绘就幸福画卷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品质。积极梳理入库一批村民反映问题集中、日常需求迫切、对村容村貌提升具有显著效果的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利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涉农类财政资金进行排水沟渠修建、坑塘沟渠治理、文化大院建设等,推动村内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二是开展乡村清洁行动,营造美丽环境。秉承“大家齐动手,共建美家园”的共治理念,依托“美丽庭院”“星级胡同”评选活动,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环境整治评比活动,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设计建造具有村民个人特色的美丽庭院,齐力打造常楼新村“美丽家园”,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和村民生活质量。三是牵心脱贫群众日常,传递党的温暖。充分发挥村干部对本村村民“知根知底”的优势,采取“三看三确保”,使帮扶人员能够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进行精准动态监测,筑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政策落实,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联络员及党员干部带头作用,通过每周一访、重点跟踪,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脱贫群众政策衔接落实到位。

产业驱动增收共富

打造“三增”路径

一是深化土地流转,激活经济动力。常楼新村党总支成立联合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实现“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民”。联合社采取集约化、规模化土地流转方式,将部分土地整体打包流转,并针对剩余土地精心打造特色种植项目。以常楼新村下辖的李楼网格村为例,群众土地入股合作社达1000余亩,已实现分红1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达30万元。二是转化闲置资源,实现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坑塘,投入50万元“万村共富”专项资金,在村内500平米闲置坑塘建设120KW“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仅4个月收益便达到2.6万元,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同时,常楼新村积极打造高标准城市居民的私家菜园,将150亩闲置土地改造成300余个精致的小菜园,通过农旅结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三是项目提档升级,提高亩均收益。针对衔接资金产业项目闲置低效难题,常楼新村依托联合社的有力支持,充分利用项目所处的区位优势,采取“首年免租”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合作社参与项目承包并对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实现使用效率和项目收益双提升,2023年度收益接近4万元。同时,针对房前屋后清理出来的零星地块和坑边地头不易发包的狭窄地块,村“两委”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成功申请20万元帮扶资金,建成2个高标准温室大棚,种植中华红宝石葡萄等高效益作物,实现土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利用,估算可实现净利润3.2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