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4/05/21 12:24作者:人气:
政府工作报告
——在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21年8月23日)
现在,我代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拼搏竞进,勇毅前行,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全省首位,规上工业利润保持全省前列。粮食产量稳定在85亿斤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55元,比2016年增加8303元。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主导产业持续做大,生物医药产业占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超过60%,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0个百分点以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落户,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8.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由2016年的19.2%提高到2020年的32.9%。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服务业贡献率达到70%以上。
(三)三大攻坚成效显著,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平山、行唐、灵寿、赞皇脱贫摘帽,20.7万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石钢顺利搬迁,焦化企业全部关停,PM2.5平均浓度由2016年的9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降幅达41%;地表水国考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100%;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8.7%提高到42.2%。一批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处置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四)科技要素加速集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7%,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38家,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6年的54%提高到61.7%。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678家,分别是2016年的4.4倍、2.2倍,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更加强劲。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内生动力有效激发。“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显著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825项。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中欧班列实现图定化常态运营,累计开行216列,业务辐射32个国家。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9%、10.8%。
(六)城乡建设全面加强,形象品质逐步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城同创”如期完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正定机场跨入千万级行列,石济客专开通运营,地铁投用里程达到78.2公里,西阜、平赞、南绕城、津石等高速竣工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43公里。实施“内疏外聚”,和平路西延、中华大街南北延、联石丰等城市主干道路建成投用,打通40余条断头路。滹沱河生态修复主体工程全线完工,国际会展中心、城市馆、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建成投用,中央商务区全面开工建设。新建地下综合管廊68公里,改造市政老旧管网1440公里,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省级以上园林县城实现全覆盖,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历史风貌,打造省级美丽乡村182个,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23个、国家森林乡村17个。
(七)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民生福祉成色更足。更多财力向民生倾斜,财政民生支出四年累计2910.2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63.3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比2016年提高39%和44%。改造老旧小区1201个,完成棚户区安置住房7.6万余套。创建县级以上普惠幼儿园735所,职教园区建成投用,高校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中医院、市四院、市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相继投入使用。平安省会建设卓有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冠”,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信访稳定、防震减灾、援藏援疆、残疾人、人防、气象、档案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因地因时科学调整防控策略,夺取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以实际成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入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全力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经济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经济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实施“重大项目谋划引进建设年”活动,352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699.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2.5%;172个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扶持组合拳,与一批央企国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率先突破。出资1.2亿元扩内需、促消费,夜经济蓬勃兴起。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5%,整体呈现积极态势。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改善。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全面推进“上网、减时、便民”,146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13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商事登记实现“一日办”。探索区域综合评估、招投标“双盲”评审等试点改革,公平公正、科学客观、便民高效的发展环境初步形成。
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实施“退后十”攻坚行动,关停20万千瓦燃煤机组,涉VOCs企业全部实现“一厂一策”监管,“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暨“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建立起责任追究联动、分局长异地交流、典型案件定期曝光、环境违法举报奖励、第三方监测运营管理等环保工作新机制,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7月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7,同比下降25.4%,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倒12,全年“退后十”目标有望实现。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完成市域内白洋淀上游水污染治理任务。
城市形象面貌大幅改善。深入开展火车站、北站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临时建筑、违章建筑全部拆除,京广东街北地道竣工通车,新增绿地16万平方米,城市窗口更加靓丽。石煤机、石药中诺中润地块城市更新项目控规动态维护方案已向社会公示,严格执行2.0容积率刚性管控,实现绿地、产业、住宅和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设施有机融合,打造宜居社区新样板。房地产解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63个“办证难”项目全部办理了相关证件。“烂尾楼”整治强力推进,通过公示三批28个项目的解决方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违法违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人和实际控制人,予以精准打击、依法惩处。“四横五纵一环”主街主路景观提升、1123条小街小巷全面整治、民心河综合改造工程、民族路综合型商业步行街改造进展顺利。三环辅路贯通、建华大街南延工程加快建设,绕城高速以内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工作有序推进,省管高速新增4个端口收费站全面开工建设。以“规范、便民、共享”为目的,制定出台《石家庄市停车场管理方案》,以白蓝两色组合而成的三种停车场即将出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建成公共停车位3.6万个,完成省下达任务的98.3%。全面开展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城市品位形象的顽瘴痼疾,违法建设乱象得到全面遏制,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惠民实事加快实施,64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5987套棚户区改造回迁房全部开工。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增扩面6.39万人,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增加受益人员2.5万名。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主城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汇华学院与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合并转设顺利通过国家评估。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第三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无极县医院建设加速推进,创建高水平国医堂50个,各类婴幼儿照护示范机构达到53个。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蓬勃发展,我市体育健儿实现奥运金牌历史性突破。
同时,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建党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团结就是力量”专题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和“抓住重大机遇、激发内生动力”解放思想大讨论,持续推进“六个专项行动”,营造“石家庄在行动”的浓厚氛围,全面树立民本意识、担当意识、精品意识、规矩意识、法治意识,提高标准追求,构建严责任、建制度、转作风、重细节、勤督查的工作落实体系。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我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疫情大考,实现了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见证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石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直、省直驻石单位,向关心支持石家庄发展的国内外朋友,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面临形势和目标任务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对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工作要求、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谋划、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担当实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当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突出政府工作的政治性、科学性、系统性、精准性和人民性,全面贯彻落实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奋力开创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挑战与机遇
当前,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世界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凸显。从国内看,全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市场主体预期向好,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从我市看,正处于疫后经济恢复期、结构调整转换期、污染治理攻坚期,面临着发展的巨大压力、要素的趋紧约束、环境的容量制约,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交织。
——经济实力不强。发展现状与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省会发展新定位、新坐标差距较大,经济总量位于全国城市38位、省会城市后列,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4%,省会首位度不高。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信心决心,充分激活后发优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实现后发先至、增比进位。
——资源要素受限。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标志着城市建设进入集约发展、减量发展新阶段,政策的刚性约束更加严格,人口增长、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与建设用地的供给矛盾将日益凸显。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为能源消耗标定了上限,我市生态环境容量趋于饱和,减排治污任重道远。一味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粗放低效的资源利用方式难以为继,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城市功能不优。对照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目标,城市空间布局不够优化,城区路网密度较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教育医疗、养老托幼、文化体育、公园绿地等缺口较大;国际品牌酒店、商场等高端设施短缺,国际化程度不高;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建筑形态千篇一律,“百米楼群”“水泥森林”现象普遍,缺乏优美的天际线和山际线。交通秩序、停车管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渣土运输、雨污分流、城市内涝等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正本清源、全面规范,补齐短板、增强功能,把石家庄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之城。
——县域经济薄弱。县域经济实力差是我市经济的最大短板,产业层次低、布局散、规模小、竞争力弱,发展质量效益差,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2020年,县域经济占全市GDP比重仅为3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占全市的25.5%。我们必须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强势崛起,让县域经济成为支撑省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机遇鼓舞人心。我们既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更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推进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对石家庄知之深、爱之切,在正定工作期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为首届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来贺信,今年初又给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省委、省政府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力度空前,为我们实现跨越赶超注入了强大动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省会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实现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航定向,有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有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有1100多万勤劳智慧的石家庄人民,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乘势而上、蓄势而起,一定能够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新业绩!
(二)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综合实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优化政治生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当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奋力谱写壮丽的石家庄篇章。
(三)奋斗目标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围绕“七个大跃升”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和工作标准,确保奋斗目标可考量可评价,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城市前30名。一是产业体系现代化,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2%以上,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力争达到4%以上,具有地域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城市建设现代化,拥河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主、四辅、一带、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实现5G全域覆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中央商务区、城市客厅基本建成,公共服务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标准,城市管理井然有序,建筑风貌精致美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主城区主次干道每平方米尘土残存量控制在5克以下。三是社会事业现代化,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以上、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达到100%、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达到4.5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社会组织数量等反映城市品质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加快建设国际化省会城市。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统筹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质量,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一是营商环境国际化,到2025年底,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对外经济合作开放程度、投资贸易便利度、服务业国际化、国际影响力等评价指标进入全国城市先进行列。二是推动功能品质国际化,区域双语或者多语标识实现全市域覆盖,引进建设30个以上世界知名品牌连锁酒店、商场、学校等,布局100个以上免税店、进口商品精品店,正定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200万人次,年国(境)外来石人数达到20万人次以上。三是推动贸易流通国际化,引进50个以上全球前20强金融机构、全球500强跨国企业设立分支机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经济外向度达25%以上,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四是推动开放合作国际化,国际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国际友好城市增加到18个以上,年度参加或举办国际展会100次以上,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开拓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加快建设美丽省会城市。城市宜居品质显著提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追求。一是全面展现自然生态之美,到2025年,大气质量综合指数实现大幅改善,PM2.5浓度稳定在40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65%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以上,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降低19%。二是全面展现城乡面貌之美,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8%以上,新能源汽车上牌量占新车上牌量的比重达到20%以上,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65%。三是全面展现人文和谐之美,人口保持长期均衡发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达到3万人以上,图书馆藏书量达到人均1册以上,律师万人比达到7.5人,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大幅提升。
三、今后五年重点工作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面对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必须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必须开拓创新、勇于革新,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高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强劲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推动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金融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领域互动和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强建优创新平台,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增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区域创新等创新能力。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00家以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1100家。围绕促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点建立实施三大机制:
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以企业技术进步需求为导向,政府搭桥,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用综合体,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对重点新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定向跟踪研究,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探索“企业张榜、全球揭榜”新模式,鼓励企业提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开出技术需求榜单,在全球范围寻找“揭榜英雄”,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建立中央创新区公共服务机制。在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主力,专业创新机构、金融机构为依托的市场化运行的创新区,建设技术转化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区域协作平台、企业和人才服务平台,构建起从创意构想、技术研发到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系统,优化技术转移、产业落地、股权融资、创新孵化等流程,贯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资金链,推动园区内各主体相互赋能、资源共通、设施共享、价值共创,彻底解决创新资源低效、重复、分散问题,集中打造高水平园区创新支撑区。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机制。强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政策的职业“经纪人”,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打破科技成果供需双方转化信息不畅通的“肠梗阻”,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体系,减少成果转化成本,降低创新风险,推动科技要素集聚和科学配置,吸引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落户石家庄。
(二)实施产业蝶变跃升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核心支撑
坚持内培外引、集群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做优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千企转型”、质量提升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钢铁、石化、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变革,实现“老树发新芽”。做强主导产业,用好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全面实施延链强链补链工程,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食品、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尽快形成具有根植性和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使“根壮叶更茂”。做大新兴产业,瞄准未来和高端市场,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规模、上档次,把“新苗育成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争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培育壮大现代金融、科技服务、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提升文化旅游、教育服务、康养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集中实施三大专项行动:
项目建设会战行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完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重点项目保障用地机制和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签约即开办、拿地即开工”的工程化推进模式。突出“两新一重”,超前谋划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短、投产达效快的优质项目,增加项目储备。坚持招商引商与安商稳商并重,建立产业链招商数据库,推动“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才引技引智”转变。按照“县区招商、全市统筹、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思路,探索实行招商合作新机制,推进县域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实现招商县区与项目落地县区双赢。实施“雁回巢”外流冀商冀企回归工程,对回归企业、本地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新建项目,像引进项目一样给予激励奖励,力促优质项目回流、优势企业回归、优秀人才回乡。
数字技术赋能行动。实施数字赋能提级和企业上云计划,利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促进更多工业企业列入绩效评级正面清单。提高数字化渗透率,最大化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稳固,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高度融合新型产业体系。放大“集聚、裂变、叠加”效应,争取神威药业、敬业增材、石药等更多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级数字化车间,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推动石家庄制造向石家庄智造转变。
产业集群培育行动。以正定高新区为依托建设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以鹿泉经开区为依托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以高新区为依托建设升级版的现代生物医药园区,重点从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形成领头效应;强力培育现代食品、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力争到2025年,打造五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切实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实施城市能级提升战略,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形象,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重要载体
坚定不移推进城市拥河发展,树立洁净、秩序、文明、美丽理念,拓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打造有靓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幸福美丽家园。
坚持高标准规划。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精准划定“三条控制线”,提升省会规划科学性和先进性。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在滹沱河城区段布局现代新兴产业和服务功能,建设产城融合、开放包容、低碳绿色的高水平生态经济带,打造引领和支撑省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主城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取消城区西北部水源保护区,协调推进大郭村军用机场搬迁,打开城区西北发展空间。优化发展布局,围绕构建“一主、四辅、一带、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二环内做“减法”,降低住宅和商业开发强度,强化对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上限值2.0的刚性管控,进一步疏解人口和低端低效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在二环外做“乘法”,实施组团发展战略,加快鹿泉、藁城、栾城、空港组团扩容提质,强化外围园区、重点城镇的多点支撑,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城市外围延伸,促进人流、物流、车流向外围疏解、扩散。强化城市风貌塑造,开创性实行建筑风貌和容积率挂钩管理政策,聘请世界顶尖规划单位和设计大师,对产业布局、城市风貌和景观、建构筑物进行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新建一批城市标志性地段,塑造优美天际线、山际线。共享发展红利,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求,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存量土地优先用于补充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休闲养老、公园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真正做到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不断提高群众居住的舒适度、便利度和安全性。
坚持高质量建设。健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高效智能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现代交通网络,加快推进石雄、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建设,推动衡昔高速、石忻高速、清魏高速建设,推进新元高速、石太高速、石黄高速绕城高速以内路段市政化改造,积极推动建设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两年内打通现有断头的规划路,畅通微循环,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打造城市客厅,新建一批体育场馆、国际酒店、文化中心,打造一批更高水准的特色风情街区、商业街区,建设一批集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果蔬店等为一体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方位补齐城市功能短板、补足生态弱项、补上设施空白,让“15分钟生活圈”成为现实。今后城市游园建设的步行路和健身步道,一律采用柔性渗水材料,让广大市民从踩下去的每一脚中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关爱。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公厕提标、小街小巷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市政道路、管网、公园等基础设施,推进城区“中心+四角”5座220KV变电站建设,积极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扩大海绵城市覆盖范围,全面消除城市内涝,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保护利用城市遗产,修缮中国人民银行旧址、正太饭店、大石桥等历史建筑,开发石钢、华药、常山纺织等工业遗产,将和平路沿线打造成集文创、旅游、研学、康养于一体的创业园区,形成一条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的特色产业带。
坚持高水平管理。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严格落实重点功能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精致建设、精明成长。规范开发管理秩序,坚决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强化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实现城市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严格执行《石家庄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加快出台《石家庄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水洗机扫”,推进裕华路、中山路、体育大街、中华大街、二环路等“四横五纵一环”以及民心河、环城水系景观全方位、高标准提升。依法解决停车难、收费乱、违法违规占用公共资源等问题。强制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保持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治理高压态势,强力整治各类城市顽疾和不文明行为,让城市更规范、更顺畅、更有秩序。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深度应用,构建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集约开放、可扩展的基础设施体系架构,打造契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终端应用系统,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更加便利。
坚持高效能经营。树立市场化思维,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市资产的市场化配置,对广场、桥梁、建筑等设施的“冠名权”,公园、道路、绿地的“经营权”,城市可利用空间的“使用权”,沿街建筑外立面、公共设施的“广告权”,创新实施市级公共资源拍卖办法,实现城市资产收益最大化。加大公共资源的市场化运作,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打破垄断,逐步开放公用市场,让城市公共资源的开发管理更加体现专业性、公开性和公利性。
(四)实施县域腾飞崛起战略,夯实区域发展基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现实路径
县域强,经济强。县域经济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直接关系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必须加快补齐这块短板弱项,力争早日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实力雄厚、产业领先的特色园区,实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建立实施市级领导负责的“特色产业长”制度和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县(市、区)积极性,全面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形成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引领作用强、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好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标杆。力争到2025年,实现县域经济总量翻一番。
大力淘汰低效产能。建立以综合效益为导向,环保、用能、装备、安全等标准协同倒逼的低端产能退出机制,对产出效益低、税收贡献少、环境污染重、能源消耗大的低效、低端企业,痛下决心,多措并举推动关停并转,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低效企业转型,腾出空间用于优质项目建设。
建立存量盘活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工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等机制,推动企业分类管理、土地集约利用和市场化开发运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全面实施稳企安商工程,深入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建立企业家服务卡制度,丰富“企业家日”形式内容,主动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安心发展、扎根发展。实施“引外进石”工程,制定专门支持政策,引进一批民营经济龙头企业来石投资兴业,扩大民营经济规模,使民营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财税收入的主力量、创新创业的主战场,让民营企业家在石家庄有地位、有待遇、受尊重。
大力加强县城建设。全面开展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推进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森林城、洁净城“五城同创”,建设“独具特色、靓丽多彩、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新县城。塑造县城特色风貌,各县(市、区)每年打造2个特色风貌建筑,基本建立完善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补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完善道路、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全面提升县城的辐射力、竞争力、带动力。深化正定古城保护成果,创建国家5A级景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实施建制镇整体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经济发达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五)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坚实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不摘”政策,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有效改善农村面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改善加工设施装备条件,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的农业产业集群。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到2025年,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0家,产业化联合体150家。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强化种业源头科技创新,在优质强筋小麦、粮饲兼用型玉米、奶牛良种等方面培育一批突破性优良品种,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石家庄种业品牌。大力开展京津冀农业协同创新,打造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积极推进种业研发市场化,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研发资源向种业企业集聚,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到2025年,特色优势产业种子繁育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农业节水是全社会节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健全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开展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适度压缩高耗水蔬菜种植规模。有序关停农业灌溉深井,促进地下水全面回升。到2025年,全市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60万亩,实现农业节水1.5亿立方米。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市粮食产量保持在85亿斤以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到2025年,累计建成并持续保有高标准农田面积490万亩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污水、垃圾、供热、物流等基础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让我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一样、甚至比城市还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创新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后长期稳定运行。
(六)实施环境优化提质战略,增强区域竞争潜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力、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
着力打造有利于惠民便企的政务环境。树牢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建立健全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探索行政审批承诺补正和容缺受理机制,更大力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改革,实现同层级一站式审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功能,推动政府与社会数据互动共享,启动“掌上石家庄”超级应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落实政府系统网上办公,实行办事进程监控,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着力打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市场开放水平,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全部面向民间资本开放。依法保护诚实守信企业的合法权益,严厉惩处失信违法的不良企业,营造重质量、重信用、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的良好氛围。健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服务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积极性。加快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照“脱钩划转、统一监管、改革重组”步骤,推进国企重组整合,组建一批符合我市产业投资和发展方向的大型企业集团,全面促进国有企业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园区环境。优化整合各类开发区,推动空间科学合理布局,严防“插花式”无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严把亩均投资、亩均效益等项目准入关,努力探索“一区多园”组合发展。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广“区域综合评估+多评合一”制度,对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土保持评估等共性前置评估事项,强化统一集中评估评价,区域内项目共享共用。创新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专业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着力打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科学精准依法治污,确保空气质量稳定“退后十”,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推动沙河、磁河等河道综合治理,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永驻石家庄。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探索建立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风险管控机制,加强生态环保监管执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为碳达峰奠定基础、为碳中和赢得主动。
着力打造有利于创业聚才的人文环境。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深化“人才绿卡”制度,引导和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石家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作用,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年轻人是一个城市的未来,抓紧制定出台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公寓,完善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配套供给,对在石家庄就业创业落户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奖励,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让更多的本地年轻人留在石家庄,让更多的外地年轻人落户石家庄。
(七)实施扩大开放发展战略,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优质资源
实现跨越发展的出路在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实施开放载体提升行动。敢闯敢试建设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推动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融合发展,构建以环保检测、现代商务、物流运输、工程建筑和离岸服务外包等多点支撑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正定机场扩容升级,完善国际航线网络,打造京津冀区域航空枢纽和物流中心。依托冀中南智能港,高标准规划建设石家庄国际陆港,完善口岸和保税功能,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打造集仓储、物流、加工、进出口贸易、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京津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实施外资外贸助力行动。制定稳外资、稳外贸创新政策,鼓励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积极应对国际投资环境变化,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壮大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实施国际合作拓展行动。加强多层次国际合作交流,推动钢铁、水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走出去”,与目标市场国家开发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加快国际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引进来”,推动企业更高水平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务实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一批国际化经贸合作论坛、人文交流、商务活动,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国际机构来石投资。利用数博会、航博会、正博会、旅发大会等重要展会,提升国际化水平。完善国际化标识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公共服务国际化,让石家庄更有“国际范”。
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实施绿色商超提级行动,支持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大型商超发展,推进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发展绿色物流、绿色消费,全市绿色商场达到10家。培育特色消费品牌,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整合开发一批高品位夜经济资源,开展“石家庄购物节”等一批品牌促消费活动,提升地方特色商贸服务标准,打造“吃在石家庄”“玩在石家庄”“美在石家庄”城市新名片。
(八)实施民生优先发展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奋进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等作为重中之重,以更有温度和厚度的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围绕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每年滚动实施一批民生工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稳妥推进金融领域风险化解、房地产遗留问题解决、烂尾楼整治等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健全完善残疾人、城乡困难人员帮扶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到2025年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过50万人。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抓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实,健全完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推动养老机构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全面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继续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住房需求。
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市建设,全面做好“双减”工作。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新改扩建公办园、创建普惠性民办园、创建省市级示范园300所,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78所,二环外新建8所普通高中。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完善市职教园区功能,打造京津冀蓝领教育培训基地,引进河北工业大学、东软教育集团等更多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在石家庄建设研究基地和教育基地,争取石家庄学院成功申取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培养支撑产业发展的本地人才。
扎实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实施公共文化提升工程,讲好石家庄故事,弘扬传统特色文化,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一月一名剧”“彩色周末”等升级版的系列文化品牌;组织开展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等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文化活动,形成国内影响大、观众群体大、商业化水平高、展演形式新的文化品牌,打造“Rock Home Town”为独特品牌的现代音乐新时尚,大幅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体育场馆扩面提质,争取2—3项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落户我市,深入推进冰雪运动普及,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体育强市。持续丰富文化、体育消费业态,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健康石家庄”战略,重点实施医疗卫生资源提质工程,加快建设河北省重症肌无力医院和无极县医院,推进市人民医院与西安交大二附院合作共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加强省市医疗资源交流合作,建立远程诊疗、优势学科联合攻关等新机制,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工程,实现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相融合,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2025年,建成一批运营规范的互联网医院,构建起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远程医疗体系。
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加快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化常态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石家庄。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开创新局面,走好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抓住重大机遇、激发内生动力”解放思想大讨论,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打造科学决策的政府。科学决策是政府的必修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建立专家咨询、群众参与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新机制,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质量和水平。组建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以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为主体,组建政府外脑,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建立企业家联通对接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倾听了解市场主体发展诉求,提高政府决策针对性。建立市民建言制度和市民命名工程,开展常态化市民市长面对面交流,对新颖的、重大的、群众认可度高的建议经评审后,可以市民的姓名或由市民进行命名,增强市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各级政府要坚持“兼听则明”,保持谦虚态度,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二)打造自我革命的政府。大力开展刀刃向内的政府机关自我革命,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坚决克服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勇于在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创新。实施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颠覆性改革,全面推行质量三年保修制度,彻底杜绝年年建、年年修、年年不见好的现象。打破官本位思想,保持平民化意识,严禁搞特权行为,形成“不靠关系办事”“没人也能办成事”的社会氛围。推进权力运行依据、过程、结果和信息公开,最大程度减少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以自我革命的成效促进创新、责任、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打造实干担当的政府。坚持实字为要、干字当先,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真正把难办的事情办成、把能办的事情办好、把该办的事情办出彩。全力推进“石家庄在行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集中力量打硬仗、打胜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四)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解决“松、散、浮、推、慢”问题,落实“严、细、深、实、快”要求,着力提升政务效率,让办事的人不受冷落,让工作的事项不积压延误。强化规矩意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勤俭节约过紧日子,驰而不息纠“四风”,自觉净化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坚决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踩“高压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公民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成就着每一个人,每个人也在成就着社会。在此,我倡议:让我们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感召下,每一名市民都树立起强烈的公民意识,持公心、守公德、护公利,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每一名市民都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关心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踊跃参与社会活动,带头遵守社会公约,争当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美丽省会的建设者!我相信,每一名市民的积极努力、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增砖添瓦,必将为完成宏伟蓝图增光添彩!石家庄一定能够成为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美丽省会城市!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担当实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当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而不懈奋斗!
来源:石家庄日报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