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推荐范文分类
热门标签:

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的工作方法

日期:2021/12/27 14:59作者:人气:

导读:一、以策划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危险源辨识实施方案 1.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确定辨识范围,对危险源辨识的每一步规定完成的时间...

一、以策划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危险源辨识实施方案
1.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确定辨识范围,对危险源辨识的每一步规定完成的时间节点,保证再辨识工作的进度。实施厂领导危险源辨识督导制度,可及时解决了各单位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合理使用多种危险源辨识方法,“查漏补缺”。在利用工作任务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了HAZOP分析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PHA)。预先危险性分析可解决新系统、新工艺在投入使用前,工作任务还没有成章时的危险源辨识。

二、“3E”对策,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1.技术对策,以提高工艺过程、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性为出发点,即当员工出现操作失误,其本身的安全防护系统能自动调节和处理,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是预防事故的根本。
2.教育对策,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为出发点,通过不间断的培训,员工掌握安全技术、操作技能及安全管理知识,以不断提高员工的风险预控意识和属地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教育对策是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落实的基础。

3.管理对策,即持续完善体系的各项支持性文件,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与操作规程,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等,要保证落实到岗位员工的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大家都知道,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都是围绕风险预控开展的,所以说完善体系的支持性文件、完善管理也就是完善风险预控。

三、创新管理工具,全面落实风险预控

1.常规作业环境的风险管控。对常规作业环境产生的风险我厂推行“一规一表一卡”,全方位管控到位。
“一规”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表”即检查表,检查表的运用解决了检查不详细、不具体、不到位等问题,现场的安全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是标准化作业的前提。
“一卡”即作业指导卡,作业指导卡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后果以及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等进行提示。作业指导卡装订在运行记录的首页,每日上岗前,职工可以“温习”本岗位的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2.对非常规作业产生的风险管控。针对动火、高处、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挖掘等非常规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推行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包括作业申请、作业批准、作业实施、过程检查和作业关闭。针对高风险制定管控措施、现场监督落实,对危险源形成动态辨识与管控。非常规作业许可实现了作业中产生的高风险有人管,而且管得住,
 

3.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管控。严格执行《变更管理程序》,对设备设施、人员、工艺永久性或临时性变更进行控制,以控制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变更实施单位对变更过程中及变更后易产生的危险利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进行辨识,并针对每一项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变更实施前,由变更主管部门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书面与现场审核,审核合格后批准变更。变更管理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设备、人员和工艺变更过程中和变更后产生的风险。
 

4.作业环境变化时的风险管控。现场混装炸药车作业时,作业环境经常发生变化,为了确保作业环境变化时产生的风险得到动态控制,我厂实施“安全工作五步法”,实现作业前或环境变化时的动态辨识,采取措施,控制作业环境变化时产生的动态风险。
 

5.针对重大级以上风险的管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重大风险管理方案,管理方案中对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明确,并且规定每月对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认,确保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实,以保证重大风险可控。
 

6.针对中等及以上风险制作了三维仿真模拟动画,员工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源和风险管理标准。
俗话说得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危险源辨识、风险管理工作一定要通过实践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符合本单位生产特征的方法,只有这样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的落实才会从根本上避免“两张皮”。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