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推荐范文分类
热门标签:

北大博士毕业的鄢慧君拟任副县,新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曼在《大地铭记》笔下是这样的...

日期:2021/06/29 15:36作者:人气:

导读:蓝蓝 :12月23日,江西新余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鄢慧君,女,1988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现任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党委书记,拟任高新区副县级领导职务...

蓝蓝 :12月23日,江西新余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鄢慧君,女,1988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党委书记,拟任高新区副县级领导职务。

 

据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鄢慧君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后通过选调到江西任职。

 

《瞭望》杂志曾刊发《选调生基层成长技巧,都在这了》一文。其中写道:作为年轻干部,如何学会“弹钢琴”,在压力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工作?从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毕业,到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镇担任挂职党委副书记的鄢慧君,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2018年5月,镇里开展拆旧拆违工作。鄢慧君挂点的村庄迟迟没有动静,每次镇里在会上通报工作进展,都是倒数第一。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做梦都在想着如何劝说村民配合工作。”鄢慧君找到身边的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试着以村干部和党员作为突破口,发动他们主动带头拆旧拆违,再耐心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最终,她所在的村庄拆除面积5万余平方米,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

 

今年2月报道显示,鄢慧君已任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报道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鄢慧君始终靠前指挥,从大年三十开始,带头24小时在岗在线值班,带领办、村干部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  

 

今年9月报道显示,鄢慧君已任马洪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

 

这样一位年轻领导干部,在最基层的领导岗位,还有着怎样的一番风采?来看今天蓝蓝 推荐读友的文章,是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新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曼在《大地铭记》一文中,对鄢慧君的“文学记录”(第3部分)。如果说官方的新闻宣传让我们看到了鄢慧君的一面,那么作家的笔触又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另一面。基层工作不好干,基层干部很苦,愿年轻的鄢慧君在未来绽放更多的芳华。“”是以推荐。来源: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政事儿。转发本文主要用于同读友学习交流成长,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大地铭记》
第三部分节选
李  曼
 
共产党的惠民政策如何在农村实施,乡镇党委书记是关键。他是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的组织实施者,又是本乡镇重大工作的决策者。
 
我在马洪的第一天,就听闻鄢慧君的名字。他们告诉我,马洪办党委书记、主任鄢慧君不仅是一名年轻女子,而且是一位高材生——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毕业。
 
这个消息,令我意外。在我的印象中,农村属偏僻之壤,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滞后,人员素质不均衡,致使农民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群体。我想,能够胜任农村工作的女领导干部,一定是一位泼辣、果敢、风风火火的中年女性。那么,鄢慧君是这样一位女子吗?离开马洪之前,我叩开了鄢书记的办公室。
 
一开门,一名身材匀称高挑、知性而清丽的年轻姑娘恭谦起身,向我伸出了双手。我忍不住说了声“没想到鄢书记这么年轻”。那一刻,我难以将她与抓赌制赌的女官员等同起来,难以将她与率领镇干部“拆旧拆违”的女官员等同起来。事实却告诉我,1988年出生的鄢慧君,在今年新冠疫情到来、新余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时,她毅然从丰城老家回到新余,24小时在岗在线值班,带领办、村干部奋力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正是她,在乡镇挂点不足三年时间里,学会了“弹钢琴”,和辖区的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跟他们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
 
谈到扶贫工作,鄢慧君说,乡镇干部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环。我们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近几年,马洪办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典型经验,比如按“5+3”新标准打造了“山南村样板点”;南源蛙业合作社采用“返租倒包”模式,通过小额信贷分红,不仅帮助贫困户脱贫,还让他们学到了管理知识。鄢慧君说,许多乡镇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作异常辛苦,但我们有成就感。因为大部分贫困户不仅懂得感恩,一些年事已高的党员贫困户,党性强,思想觉悟高,进一步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她告诉我,2019年在水西镇任职的半年时间里,她也对接了一位92岁高龄的老党员刘发财。她每次到刘发财老人家中走访,老人总说自己不该享受贫困户的待遇,应该让更困难的村民得到党的关怀。老人说“我是党员,不能给政府添麻烦。”鄢慧君调入马洪办工作后,刘发财还经常主动打电话给鄢慧君,关心她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离开马洪,我在水西镇施家村委安和自然村见到了刘发财老人。
 
如果说,鄢慧君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美好印象,那么她帮扶的刘发财老人,又给了我另一个可爱的老顽童印象。

 
刘发财和妻子先后生育7个子女,却命运多舛,5个子女不幸病逝,留下的两个孩子, 1个系精神病患者。老人自己患有慢性肺气肿,刚从医院住院回来。
 
眼前的刘发财老人,个头不高、精神矍铄,看上去不过70出头。我说:“您可不像一位刚出院的病人。”我取出手机给他拍照。一听拍照,老人向我一招手“来来来”,径直跑进他的柴火间,告诉我们,那些摞得两米多高的柴火都是他一人堆放上去的。随后,他“蹭蹭蹭”爬上楼梯,咧着没有几颗牙的嘴,像孩子一样乐呵呵地说:“快拍!快拍!”那轻盈的步伐和慈善的面容,让我对老人心存敬意。他乐观的性格,完全淹没了他这一辈子遭遇的无数坎坷和苦难。
 
老人爽朗、健谈、风趣。他指着身边不爱言语的老伴说:“我今年92岁,老太婆88岁。我们加起来快200岁了。”我也和老人打趣说:“您年轻时一定是一个大帅哥。”老人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提出看看老人年轻时的照片,他赶忙起身翻出了存放他“宝贝”的盒子。刘发财年轻时的照片没有找着,却找到了一枚党徽,陪同我前往的村干部立马给老人戴上,刘发财激动地讲起了他的光荣个人史。
 
刘发财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当过安和大队村支书。上世纪50年代末,他带领10个生产大队开荒种地,吃住都在田间地头,浑身是劲儿,没觉得累。他说,如今虽然年老多病,但自己受党教育多年。扶贫干部对他关怀备至,大大超过了他自己的儿女对他的关心,这令他十分惭愧自己没有能力回报社会。
 
听说我在马洪见到了鄢慧君,老人一个劲儿地夸赞说:“鄢书记比我亲孙女还好,每次来看我,都会挽着我的手,给我买礼物。”他说他想给鄢书记送只老母鸡,鄢书记却像当年“子弟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样,谢绝了老人的好意,无论如何不肯收下。

“在看”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