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区长在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分享会上的汇报发言

分类:报告汇报 时间: 2025-01-22 15:42:15 浏览: 作者:小编

 

副区长在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分享会上的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区依托社区平台,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等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以体系化思维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基层、服务在基层、扎根在基层,实现高校毕业生与基层社区的“双向奔赴”。

一、广开门路“选”,让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基层。立足就业需求及基层治理需求,用好用活省基层治理专干招聘等基层就业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创造岗位条件。新招聘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全部向大学毕业生开放,从区级层面调度、统筹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为大力支持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提供岗位机会。激发就业热情。积极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努力搭建平台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岗前锻炼,与西南林业大学、*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杨帆计划”,提供基层实践岗位88个。通过实践服务,激发大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就业的热情。增强留任意愿。统筹提供基层治理专干、社区青才岗位254个,引导担任基层治理专干的大学毕业生留任社区,留任率达85%。在此基础上,率先出台《2024年区基层治理专干转岗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方案》,吸纳一半以上2023年基层治理专干转岗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增强大学生留任意愿。

二、链式培养“育”,让高校毕业生服务在基层。开展全周期、全链条培养,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与社区工作的适配度。突出系统性。实施*区村(社区)干部“360”雁阵培养计划,将初入社区的121名大学毕业生纳入村(社区)队伍“雏雁”库,由区、街道、社区开展分层分类培养。区级重点提升体系思维和统筹协调能力,街道重点提高履职本领,社区重点提升服务居民群众意识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头雁讲堂”5期290人次,“雏雁话成长”等交流活动20余期,通过一系列培养赋能措施,“全链式”建强村(社区)工作者队伍。突出专业性。试点打造一站式“社区治理学院”,针对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开展专业化精准培训,不断提升参与社区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推动他们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型,成为社区开展治理服务的骨干力量。突出实践性。择优选派42名后备人员分批次到市级“名书记”工作室跟班锻炼,推动孵化社区治理项目21个。通过系统培养,全面提升他们做群众工作、链接资源、提供服务、化解矛盾的能力。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报告汇报 >副区长在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分享会上的汇报发言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