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分类:报告汇报 时间: 2024-05-16 14:41:25 浏览: 作者:小编

 

关于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根据工作安排,视察组对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视察,详细听取了县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的汇报,并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截止2022年底,全县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共175家,资产总额966,394.34万元,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56,043.78万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710,350.56万元;新增资产配置24,853.96万元;通过转让、无偿划转、报废、对外捐赠等方式处置资产原值6,017.17万元;除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划转县国投公司经营外,实现国有资产收益272.37万元,其中出租出借收入254.91万元,资产处置收入17.46万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总体来看,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着力做实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着力加大资产清查盘活力度;着力强化信息化建设;紧扣关键环节,把好使用、处置、收益环节关,着力构建了较为规范的管理秩序。

1.资产清查全覆盖。从台账管理、卡片登记等基础工作入手,进一步摸清了家底;做实资产盘点,对全县范围内存量规模较大的交通、水利等市政设施,产业园区、旅游等基础设施项目资产,以及闲置老旧厂房、福利院、土地等项目资产进行了重点清查盘点,精确数据分析,全面掌握各单位资产占有、使用、变动情况,为预算安排和绩效管理等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2.资产监管规范有序。紧盯关键环节强管理,在配置环节,严格配置标准,促进配置合规合理;在使用环节,加强出租出借行为的审核审批,规范资产使用;在处置环节,采取拍卖等公开方式处置,防止资产流失;在收益环节,严格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国库管理有关规定,收益及时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积极对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督促各单位及时更新新增、报废、划转等数据;逐步将资产配置纳入预算一体化系统管理;每月按期上报资产动态报表,建立起上下联动的“一张网”监管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部分行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多头管理,多头统计,权责不清。集中表现为大体量的闲置校产,呈现出主管部门、所属乡镇、村委会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各乡镇农村福利院资产既没有纳入县资产管理系统,各乡镇人民政府也未纳入账务进行管理,造成农村福利院资产游离于监管边缘的局面。

(二)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资产集中调配、共享共用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资产规范化处置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闲置资产管理措施不够,使用效率低;因机构改革等历史积因造成账实不符、信息不完整如何解决核减急需专题研究出台意见予以解决。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报告汇报 >关于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