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牢筑“优田”,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在构建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川坝河谷”“山地林园”地貌特征,创新探讨康北康中连片与康南重点建设模式,打造“地平坦、田方正、渠连通、路畅达、涝可排、机能耕”的现代农业新景观。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达10万亩,总投资逾XX亿元。已成功建设周家坝镇、大南峪镇、岸门口镇、望关镇、长坝镇等五大全省示范区。大力开展撂荒地整治,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全面落实,分阶段实施自耕自种、委托代种、社会化服务等多元化整治方式。目前已完成撂荒地整治5000亩。坚决维护耕地红线,完善《XX县耕地保护工作实施办法》,强化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今年已完成土壤普查与调查900个样本,登记不动产权证26000本,处理违法占地相关案件250宗,依法拆除违建40处,面积700平方米。
二、深化“优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着力提升种子基地水平。秉承试验先行、示范先试、推广先导的影响力原则,形成农机、农艺的良性互动,搭建从引入到自主研发的示范基地。2023年,我县与省农科院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成功建立多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我们重视种子质量监管,严格执行《种子法》《XX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规,确保生产过程全程可溯源。推广优良新品种力度持续加大,引进兰天系列高产抗锈小麦,至2024年,全县8万亩小麦良种覆盖率将超85%,为全市增产目标立下坚实基础。
三、用活“良法”,提升粮食安全效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型、村级班子引领型和农村能人大户牵头型三大模式,构建互助服务、合力发展的新型组织体系,实现合作社的联合壮大,带动农户形成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融合。目前,我县已成功培养规模化家庭农场65个,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完成率达到70%。“五有”农民合作社占比提升至65%,有效联结小农户占比达到40%。
四、强化“防治”,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类管理、科技支持、绿色防控多管齐下。在冬小麦生长周期内,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观察墒情与病虫害30余次,完成高效20%三唑酮乳油3.8吨、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6吨及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1吨的采购。无人机飞防面积扩展至0.8万亩,并定期发布病虫害预报,预报准确率达97%,发生区防治处置率达92%,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55%,绿色防控覆盖率提升至55%。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秉承“高产、优质、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应及施肥指导五大核心环节,全力推行“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模式,强化配方肥应用推广。今年农忙时节共采集土壤样本45个,并连续五年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土壤养分检测,为我县小麦、玉米、大豆及马铃薯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印制施肥建议卡片5.2万份,全部发放至农户手中,助力提高施肥科学性和耕地质量。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报告汇报 >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