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室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分类:报告汇报 时间: 2024-01-16 19:55:11 浏览: 作者:小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不少乡村依托特色资源,用好比较优势,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了一些先进典型。但对很多乡村而言,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并不突出,这些普通的村庄应如何找到突破口、实现产业振兴?近期,安庆市委办公室调研组赴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开展调研,从中找到了些许答案。

毛畈村位于岳西县东南边陲,辖14个村民组、370余户、1400余人,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

一是地理位置“普通”。既不毗邻城区镇区,也不靠近交通要道,无论是距岳西县城,还是距最近的高速出入口,车程都在40分钟以上,哪怕是到菖蒲镇区,也需要15分钟左右。

二是资源禀赋“普通”。全村耕地面积仅780亩,且多为零散地块,土地资源贫瘠;山场面积虽有7000余亩,但种植的基本上是“小老树”,利用价值不大、经济价值不高。同时,村子里没有名山大川,没有人文古迹,甚至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典故、传说,可以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透明”。

三是经济基础“普通”。2014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之初,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 30.27%,村委会一度欠债60多万元,“连开会的会务费都没有”,是一个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无特色产业的“三无村”。由于缺少收入来源, 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庄日益“空心化”,村干部日益“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村“两委”平均年龄超50岁,懂技术、会管理、有发展理念的村干部一个没有,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无从谈起。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到有点落后的村庄,却乘着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蹚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振兴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华丽转变。

近年来,毛畈村先后获得国家3A级旅游村、“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安庆市先进集体”“岳西县产业兴旺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其发展模式四次在全省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20万元、纯收入5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是2014年的3倍以上,毛畈村成为了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

十年不到的时间,毛畈村为什么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成员以及老党员、老村干部等人员的交流中,大家普遍认为,关键是新一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抓住了产业这个“牛鼻子”。

总结毛畈村的产业发展模式, 可以用“特、精、融、借”四个字来概括。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报告汇报 >市委办公室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