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集体经济典型经验介绍

分类:报告汇报 时间: 2024-01-16 19:37:16 浏览: 作者:小编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系统总结市域各镇街发展村集体经济典型经验,提炼推行“增收九法”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全市10万元以上村达到95.36%。

一、“支部+合作社”法。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带领党员群众抱团发展。**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依托本村丰富文旅资源禀赋,大胆试行“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公司”模式,发挥社会资本作用,盘活村庄老旧房屋资产,激活农村闲散劳动力,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二、“双联双增”法。推行“部门和企业共同联村,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的“双联双增”模式,构建联动共促村集体经济增收格局。建立“2+1”结对帮扶机制,筛选集体经济薄弱村,安排市直部门和规上企业,采取合建项目、扶持产业等方式帮包,帮助找准选对持续增收路子。目前已到位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实施强村富民项目23个,增加村集体收入120多万元。

三、“众村飞地”法。借鉴“互联网众筹”思维,在社区中心村或经济强村,建设众村“飞地”农业创业产业园,辐射周边经济薄弱村跨区域建设蔬菜种植大棚等,通过土地流转为“飞地”农业项目建基地、搭平台,拓宽增收渠道。2020年以来,**村“飞地”农业创业产业园已为周边15个村建设蔬菜大棚19个,每个大棚年可实现稳定收益8万元。

四、“强村帮带”法。围绕解决相邻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组织先进村、后进村结对帮扶,推动资源共享、互帮共进。定期组织结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交流,找优势、理思路、定措施,找准增收突破口。龙池镇东利渔村结合实际,积极帮助油坊村引进文冠果、梨枣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拓展集体和村民收入途径。

五、“抱团发展”法。实施“社区化”发展模式,整合挖掘相邻村资源、产业优势,发挥经济强村辐射带动作用,抱团周边一般村、落后村,共建共享、互利互惠,打造村集体经济增收利益共同体。**村分享发展文化旅游经验,带动周边村建成集齐西清朝民居群、东白塔陈氏家庙、龙东齐氏家风家训馆等10余处景点于一体的文旅共同体,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

六、“项目带动”法。围绕解决村集体经济缺乏产业、项目支撑,持续增收能力弱等问题,引导村庄发挥地域优势,引进关联度高的项目,做强做优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条件的村运用市场化手段,利用绿水青山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无烟”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村成立通达劳务公司,承包村庄周边企业装卸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90余万元。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报告汇报 >县发展集体经济典型经验介绍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