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提纲金句分类
热门标签:

在干工作、写材料方面,陈一新给我的启示

日期:2021/12/20 08:52作者:人气:

导读:陈一新在“打好武汉保卫战要发起总攻”中一段话给了我深刻启迪: “ 陈一新从扫黑除恶战场转向‘扫毒除疫’战场,来武汉4天,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边调研、边熟悉、边思考、边研究...

陈一新在“打好武汉保卫战要发起总攻”中一段话给了我深刻启迪:陈一新从扫黑除恶战场转向‘扫毒除疫’战场,来武汉4天,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边调研、边熟悉、边思考、边研究关知识,想尽快成为一名深度的‘知情人’和推进这项工作的行家里手。”,‘恶补’学习了解疫情防控情况和相关知识,想尽快成为一名深度的‘知情人’和推进这项工作的行家里手。



这段话特别是“恶补”一词,揭秘了陈一新干工作、写材料的方法。


干工作,写材料,能否快速打开局面、扭住关键,一方面取决于长时间艰苦细致的学习、思考、储备、积淀,也就是把“恶补”放在平时。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战时的“深度”“恶补”。


要想成为综合领域的笔杆子,至少应是半个业务通,或者具备短时间搞清搞懂业务的学习能力、专业素养。


很多同志急难险重的工作顶不上去,材料写不出来,说到底就是不舍得花精力“恶补”,缺乏骨子里愿意深度研究工作的决心,行动上愿意花精力广泛调度调研、深度掌握上情下情内情外情的执着,执笔时愿意熬心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提炼、比较、集大成呈现的钻劲


突然接到重要工作或材料,如何进行“恶补”,才能工作出彩?


开头那段话本身就是方法论。


“恶补”的方法是:“边调研、边熟悉、边思考、边研究”。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好的方法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源自艰苦卓绝的调研和思考。


“恶补”的关键是“深度”。不能浮在面上,要深进去,很多事情往往是一深入就具体。


“恶补”的目标是“知情人”和“行家里手”。稍微遇到点儿艰难险重的任务,就以不懂而推脱,永远成不了大器。要想把工作干到极致,把文稿写到极致,就需要成为行家里手,至少是半个业务通。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近一两个月突如其来的疫情,其实也是一次难得的磨砺本事、增长材料的契机。如此规模的天灾人祸,可能在我们职业生涯中不会多见。除了完成本职任务外,不妨拿出时间和精力,假如自己是某一级的领导,面对这些状况,应该怎样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从写材料的角度,我们也应该动态关注各级各方面的部署要求、经验做法,结合单位和自身本职,第一时间迅速掌握各方面情况,第一时间研究对策举措,打好各种提前量。


要想保持输出端持续的稳定,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的写作状态,就需要持续稳定的输入,动态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这段时间,动态的情况太多,需要输入的会议材料、讲话材料、信息材料非常多,都需要深阅读深思考,对人的体力和精力考验是极大的。但没有这些做支撑,肯定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稿,工作也很难干在点儿上,在输出端难以做到稳定高质量。以愚拙为例,从大年初二以来基本都在动态深入做好各方面情况输入工作,大脑时刻在保持高速运转,也保证了这段时间相对高质量的输出。


先聊到这,最近更新节奏可能会缓慢一点,也可能会有一些错别字和病句,精力脑力到了一个瓶颈,主要是作一个复盘记录或笔记,怕哪天忘了。


最后希望我们能愿于并能够“恶补”,将工作干到极致,将文稿写到极致!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