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0 08:52作者:人气:
这节老秘网公文课堂是以上节课的内容为基础,以实战方法为主。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习借鉴他人写作方法的途径有哪些。
二、各种学习借鉴途径利弊分析。
三、各种学习借鉴途径的具体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方面。学习借鉴他人写作方法的途径有哪些。我个人粗略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五个途径,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
一是跟着师傅学。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比较少见。因为,在同一个单位里大家同为文字秘书,相互之间可以坦白地说是竞争关系。即便是他水平比你高很多,无需担心你水平的提高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作用,非亲非故的,人家也不见得愿意全心全意去教你。因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最起码在你的师傅个人还有晋升的想法,还在位的时候,他是很难愿意教给你太多太真的东西的。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师傅》中的情节一样,看过的同学都知道,所有的武馆都不会教真的功夫。
二是析研他人成文。
这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常见的方法,而且成本又比较低。但是,据我了解,我们许多秘友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方法,或者是意识到了却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我们把这块内容作为这节课的重点来讲述。
简单来说,析研文章就是从他人的成文中去推测推断其写作过程以及其中所采用的写作技巧方法。为什么说推测呢,因为没有人当面给你讲,而且你看不到成文过程。虽然是推测,但是这种方法确实是成本很低、收效很大,也就是说性价比很高。值得大家很好地学习和了解。可以给大家爆个料,我个人的学习公文材料的过程中也没有人教,那会呢,也不知道有老秘网和文稿评改演播室这么个好平台。因此,可以说我个人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就是依赖于析研他人的文章。特别是在“如何构建文章结构框架”方面收获很大。
三是听视频讲座。
就像我们这个老秘网公文课堂一样,大家来这里听老师们进行视频语音讲座。这个呢,问题就很简单了,同学们尽力去听、尽力去记、尽力去想、尽力去用,但是,实际情况呢,我个人武断地认为可能不是很好,我们这个群,有这么多人,但是据我观察,每次来上课的,或者说,坚持来听课的人常见的就那么几个,发言踊跃积极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这个呢,当然可能是因为大家晚上要加班工作、或者开会、或者个人有私事,但是,我想,既然我们是花钱进来的,可能这点钱对你来说也不多,不算什么,但是,你不能小看写作对你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呢,大家有什么困难还是尽量克服一下,虽然说,我们课后有录音和录像,但是,效果呢,还是比不得当场来听课。
四是看写作教程。
这个呢,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关于党政机关公文材料写作的教程。还有各种范文书籍。但是,说句真心话,虽然我是没有那个本事编写写作教程,但是,市面上的写作教程确实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是,也确实有写得很好的,我在这里就不推荐了,有插播广告的嫌疑。
五是介绍写作方法的经验文章。
这个就比较多了。有专门介绍写作知识、写作经验的杂志,还有专门的网站。我们老秘网上的文章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类文章。其中很多老师和秘友们所介绍的方式方法都是个人亲身体会,写得很好,大家可以多去浏览,多去学习。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学习借鉴他人写作文章的五种主要途径。欢迎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借鉴他人写作方面的好方法分享出来。可以通过老秘网或者微信留言的方式,跟我交流。在这里先谢谢大家。
下面,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五种途径。我们再来看一下各个途径本身所存在的利与弊。也就是这节课的第二点内容。这个呢我同学们简单听一下就好了。
二、各种学习借鉴途径利弊分析
这五种途径中,最好的途径当然是跟着高手师傅学习,因为可以面授机宜。但前面我们也讲了这种好事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其中呢,析研文章的方法最容易实践,而且性价比最高,但不得不承认见效慢,需要耐性,慢工出细活。
读经验文章呢,最简单方便,但是却不一定有用。如何变得有用呢,上节课我们已经给出了答案了,具体如何操作,我们过会再讲。
听视频讲座最有效,但却难坚持。原因我就不说了,大家心里都有数,看看我们群里有多少学员,今晚又有多少人来听课就知道了。事实胜于雄辩。
这其中呢,读写作教程最无益,但却是必须的。大家不要误会,我说这种方法最无益,是在这五种方法之中相比较而言的,不是说这种方法根本就没用,前提是你要找到一本好的写作教程,同时,又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和实践。那为什么又说这种方法是必须的呢。后面这句话,这是针对刚刚接触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同学说的。我在老秘网上曾发过一篇帖子叫《文字材料写作入门之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机关文字材料,无论是通令通报、请示报告、命令指示等公文材料,还是工作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等应用材料,都有基本的写作要求可循。写作能力虽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习得,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系统掌握这些基本的程式规范,是必要的。就像学习下棋一样,如果不懂“马走日”“象走田”等基本规则,一上来就要学大师的妙招,学来学去,必然事与愿违,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初学者可以把一些机关公文写作教程细细研读上几遍,就能掌握写作的基本“套路”了。
好,以上我们试着分析了五种学习借鉴途径的利与弊。因为上述内容都是我自己思考所得,所以其中必然有论述不准确的地方。讲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批评指正。下面,我们来学习探讨这节课的重中之重——各种学习借鉴途径的具体方法。
三、各种学习借鉴途径的具体方法
首先看,如何跟着师傅学习。这里的核心问题与其说是如何学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如何让师傅教你更为准确。这个不属于这节课的内容,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因人而异,没办法讲,而且我个人在这方面也不擅长,我的写作方法也不是师傅教出来的,所以实在是难以为大家传授实践经验。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师傅心甘情愿地将所能所学所知所会传授于你。基本上属于一个人际关系交往的问题。我能告诉大家的只能是,尊重师傅,态度诚恳,嘴甜腿勤。
二是析研他人成文,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析研。
但是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问题。有了上节课基础的同学能不能把答案打出来。提升一下,上节课我们在回答如何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的时候讲到逻辑的问题。
这里面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从他人成文中析研什么?大家都知道写一篇公文材料一般都要经过立题立意、谋篇布局、运用素材、遣词造句、把握风格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几乎都可以从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中析研出来。下面我们来看如何析研的问题。
首先,我们析研作者写文章时立题立意的思路。立题立意呢,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立题,一个是立意。立题呢,就是把题目定下来,立意呢,就是搞清楚文章如此谋篇布局的理由。同学们在写材料的时候,到领导那里领受写作任务,很多时候领导只是给你个方向,比如说,下个月上级某位领导要来视察,你写一份今年以来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吧。仅此而已,那么,在接受到写作任务之后,你首先要考虑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一般来说,这种汇报体材料我们单位的题目很简洁,就叫“汇报提纲”,这样的材料题目好立。下一步就是立意了,立意就要问自己一些问题了。比如说这位领导是不是第一次来视察,如果是,那么肯定要把你们单位的历史沿革情况加进来,如果不是,那可能就没有必要了。还要思考一下这位领导主要分管那一块工作,在你的汇报材料中就要着重凸显这一块的内容了。还要通过多方渠道了解这位领导的主要工作经历是什么,是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呢,还是机关工作经验丰富,一般来说,基层工作任职时间长的喜欢听具体的事例,机关工作时间长的喜欢听工作思路方面的内容;还要弄清楚领导是来调研的还是来检查工作的,等等吧,这些都属于立意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接受到写作任务之后,千万别着急动笔,先把立题立意的问题,搞清楚了之后下笔就有了方向了。这是讲的立题立意的重要性。那么下面我们讲如何析研他人文章的立题立意。
预测和比较,是我们进行析研文章的时候,最常用的两项基本方法和原则。这其中呢,很好地体现了上节课我们讲的关联思维。比如,我们以文章《2016年度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在我们看到这篇报告的时候,不要着急一字一句地看正文,干嘛呢,进行预测,思考一下,这篇报告的起草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跟当前的哪些大的形势相契合。以这篇报告为例,它是一项政府工作制度,它的目的和意义是,政府要在两会期间向代表报告一年来政府工作情况及新年度工作打算,提交需要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计划草案。这只是粗略地预测,当然你还可以更为详细地预测一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会写哪几个具体方面、哪几件大事。然后呢,再看报告正文,是不是体现了你所思考的内容,如果是,那就说明你的立题立意跟作者是相符合的,说明你在立题立意方面几乎跟作者水平差不多了,可能大多数情况下,跟作者不同,因为我们析研文章都是析研的高质量文章,我们的水平自然是在作者之下,那就对比一下,你的立题立意思路跟作者相比有哪些不足,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这就是对文章立题立意的析研过程。
这样的析研,表面上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是,我们在利弊分析的环节已经说明了。析研文章的方法最容易实践,而且性价比最高,但不得不承认见效慢,需要耐性,慢工出细活。写文章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许多能力不仅仅是个方法的问题,不是说方法学到手了,你的写作水平就立竿见影地提高了。方法很多时候,只是为你提供了一条路径,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需要在方法的指导下,努力实践思考,逐渐把写作能力提高上来。
下面,我们再来看如何析研谋篇布局。其实析研文章立题立意的时候呢,立意在很多程度上就决定了如何谋篇布局。谋篇布局体现的是文章的逻辑结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的立题立意思维。因此呢,很重要,值得认真对待。
析研谋篇布局的时候,大家先把文章的逻辑结构拎出来,也就是文章一级标题或者是二级标题,这是文章的骨架,也就是代表了文章所包含的内容,从中体现出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看法。我们还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从这个报告结构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去年一年政府工作成绩有哪些,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新年度工作的重点工作又有哪些。从写作的角度出发,我们就析研出起草者在谋篇布局的时候,是先把各项工作成绩放在前面写,紧接着写工作内容,我们在写类似报告的时候就也可以这样安排逻辑结构了。
同时,看2016年重点工作内容,我们就可以析研出我们在撰写政府新年度工作计划时要包含着八个方面的内容,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是需要放在首位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放在末位的。经常这样析研文章逻辑结构,大家就会发现“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都是放在末位来论述的。这就是从析研文章中得到的逻辑构建方法和技巧。我们这里是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说明析研文章的过程和方法,具体的析研结果,大家可以去老秘网看看老猫的文章。
还有的文章没有一级二级标题,比如说言论文章。我们有的同志工作之余想写一篇言论针砭时弊,发表在报纸或是杂志上,该如何析研呢?我们依旧可以析研文章的谋篇布局,你可以把文章各个段落的中心内容提炼出来,从便可以看出文章是谋篇布局的了。这让我想起了,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课上,老师总喜欢让我们总结一下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或者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是小时候体会不到而已。
在这里再次重述一下,这样析研文章锻炼的是大家的写作思维,思维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我相信只要大家坚持析研文章,早晚会看到很明显的进步和成效的。最起码,我个人是有切身体会的。虽然我的写作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我写作水平的点滴提高,主要是依靠析研文章的。也就是说这种方法绝对是有用的,这点请大家放心,而且这部分工作属于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才行。
析研如何运用素材相对简单。文章的素材一部分属于观点,也就是概括论述的内容,一部分属于事实,也就是用来支撑观点的。一般来说是观点带动素材,也有素材推导出观点。这其中体现的是逻辑思维上归纳和演绎。经常这样析研文章,到你写文章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你就知道该如何运用素材了。因为你锻炼的是看不到的写作思维,虽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同学们学习公文材料写作,必须明白一个事实:有些能力的提升需要的是方法,而有些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大家不仅仅要认真刻苦学习掌握写作方法,更要下功夫做好积累的工作,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我们来看个例子。还是以总理报告为例。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这部分内容属于观点,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定性论述)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特别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后面一段属于事实素材,前面的主要是数字素材。这就启示我们上级现在喜欢是数字说话,不是有个说法叫“数字两会”嘛,因此,我们在写材料的过程中特别是单位的全面工作汇报材料中,就可以多用一些数字素材,用数字来证明你所论述的观点。
这就是析研素材对我们写作的帮助。
再来看如何析研遣词造句。这个呢,也相对简单。就是在析研文章的时候,把你感到很新颖很巧妙的词汇用笔标出来,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呢,把它们抄写下来,或者打成电子版的,干嘛啊,存到你的素材库里去,以供将来写作的时候查询使用。这个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同事呢,也是因人而异的,对我来说新鲜的词汇,可能对你来说并不新鲜。而且,现在基本上各种网站上都有关于年度热词的汇总,大家可以经常去查查看看。具体就不举例说明了。
最后,我们来看把握语言风格。在讲如何把握语言风格之前,我先要求大家课后把自己经常需要的写的几种材料进行文体分类。因为不同类型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对文体进行分类,有的秘友会说,已经分好类了啊,常用的文体有12种,这是党政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好的啊。大家有没有发现,公文处理条例只是从公文用途的角度来进行的分类。但是,我们是起草公文的人啊,我们的分类要怎么分类,要从写作的角度分类啊。俗话说,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我们就是要达到这么个程度和境界。这个事情呢,不难,不要偷懒!大家课后都动手试试。下面是我个人经常写的几种类型材料,从写作角度的分类,供参考一下。
汇报体材料:汇报材料、座谈会材料。
说理体材料:政研文章、评论员文章、言论文章。
经验体材料:经验材料、信息类材料。
调查体材料:调查报告。
讲话类材料:授课提纲、讲话稿、报告稿。
加微信试听课程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