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提纲金句分类
热门标签:

一位办公室主任的离职感言,超实在,满满的干货!

日期:2021/12/16 10:46作者:人气:

导读:朋友们,我要走了,要离开这个办公室主任岗位了。在这离别之际,回顾多年来的办公室工作历程,感慨良多! 我的工作单位共有下属部门20多个200来号人,在我们这小地方是个大部门...

朋友们,我要走了,要离开这个办公室主任岗位了。在这离别之际,回顾多年来的办公室工作历程,感慨良多!
 
我的工作单位共有下属部门20多个200来号人,在我们这小地方是个大部门,有着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
 
作为这样一个单位,办公室主任岗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办公室主任在人们心中一贯与“成熟、稳重、资格老、会办事”等等词语划等号。
 
三年前,当我以不到三十的年龄提为办公室主任岗位时,让大部分人大跌眼镜。说我关系硬的有之,说我会拍马的有之。
 
回想此事,让我感叹不已。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机关单位内到哪个部门工作对个人前途有利?
 
那我会说,去办公室吧,这是锻炼人的地方,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会碰到,与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多,机会也必然比其它地方多。
 
如果有人问我,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你会选择到什么岗位?
 
那我会说,以我本性而言,我肯定不会选择到办公室,尤其是办公室主任角色,因为那一角色有时真的不是人能干的。
 
也许有人说,你小子有多大能耐,干出了多大的成绩,开口尽说些大话。
 
那我告诉你,我已把办公室主任的职责与权力发挥到了极至。
 
在我们单位,除了局长,其它人员的用车、招待等事务一切由办公室决定安排;局长在决定重大事情前,必定征求我的意见;副局长在决定某些工作前,也要征询我的意见;下属单位大部分的科长在开展某项工作前,必定先与我沟通协商,才到局长那儿汇报。

从三年前大家心中的毛头小孩到现在的核心人物,转变过程中经历的甘苦,非一言能道尽。 
 
能形成当前工作如此良好的工作局面,对我来说也颇感意外。
 
但深入分析自己潜意识下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措施,我认为这一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我想用我的秃笔,粗略的描述一下某些本人已经在实践的并取得成效的工作理念,希望与同行探讨,也供后进参考。
 
 
古人云:物以类聚(或志同道合)。
 
对此我的理解是,产生"聚"或"合"的原因在于他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观。
 
与领导相处的道理也相同。这是能否与领导得以友好持续相处的基本条件。
 
有人也许会说,这样做不就是要对领导阿谀奉承嘛,那我告诉你,如想有所发展,你别无选择。
 
与领导相处久了,关系好了,这时大多数人与领导说话就随便起来了。
 
我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事,一不小心,你就会在领导心中造成不良印象。
 
我始终认为,领导就领导,不可能彻底成为朋友。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要始终保持一小段距离,维持适合的度为好。
 
领导不可能喜欢身边的人都是应声虫,有时当他的观点或工作措施不是很合理或适当时,我们也不应完全抛弃原则来迎合领导,不然,又会显得你毫无主见。
 
这时自己的观点必须亮明,但领导执意那样,你只能照办。
 
作为辅助性质的办公室人,既是前锋人员,又是幕后人员。
 
怎么理解?就是事事要了解在前,思考在前,当工作做好了,功劳当然是领导的,这是领导英明决策的结果。
 
与领导争功,这是办公室人的大忌。能否耐得清贫和寂寞,对办公室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
 
我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多年,由于个性的保守及办公室部门的性质,我的工作能力等情况并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这也是我当上办公室主任职位而让大部分人跌破眼镜的根本原因。
<section style=" margin:=" "="" 5px="" 16px;outline:="" 0px;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font-size:="" 16px;letter-spacing:="" 1px;white-space:="" normal;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与领导相处比较,我觉得与同事相处更难。
 
在领导面前,你只要做到言听计从,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而由于办公室的特殊性,全局大的活动大都由办公室牵头,办公室往往成了领导角色,如何使相关同事言听计从、如臂使指,确实让我颇费心思。
 
我显然不可能把工作中出现的所有矛盾都向局长反应,不然,作为综合协调者连这一点作用都不能发挥,在领导心中必定造成不称职的印象。
 
因此,我重点抓住了事前策划这一环节,来确保与同事的有效合作,共同推进工作。
 
在每次大的活动或重点工作部署前,我都进行详细地研究,细致合理地分配任务,尽力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会议中借领导的口,把各项任务给予分派布置。
在实施过程中,我则以监督者的角色,针对每个人分配到的任务,随时进行询问督促,控制工作进程。
 
在机关单位,资历真的很重要,许多时候论资排辈也是这种游戏环境中体现公平的方式之一。
 
虽然我的资历在单位里面较嫩,但并不表示我对前辈都需要点头哈腰。
 
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做到自信、自尊、自爱、自重。
 
因此在与同事相处过程中,我始终秉持相互尊重、不卑不亢原则。
 
大部分的同事还是理解我这一角色处事的难处,对于我的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个别人不老不嫩的同志由于其自身个性、部门利益等因素参杂,有时也表里不一,当前接受了任务,一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
 
抱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在自己沟通协调无效的情况下,我先向分管领导反映,通过分管领导施加压力,再次无效那只好向局长汇报了。
 
 
走出迷茫—与朋友共勉
 
工作与生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这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处事方式仍有相同之处。
 
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当出现大雾天气,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如蜗牛行走;当走到陌生的环境中做客时,我们总是自觉地做到慬言慬行。
 
为何会如此?
 
因为大雾迷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对前进的方向难以作出明确判断;因为朋友陌生,我们对其的性格、爱好、处事方式无法准确把握。
 
情况不明,必然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势必难以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
 
工作中也是如此。
 
作为办公室工作者,如果不具备深厚的行业理论知识,不能全面了解本部门的基本情况,很难相信他能有效地服务全局;如果不能对本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秉性有深入地了解,很难相信他能有效调和与其它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融入工作大环境。
 
当我走进办公室之后,我总是不断在内心扪问自己,按目前的工作状态,三年后我的学识会提高吗?我的工作能力会提升吗?
 
认准目标,紧抓不舍。我始终坚信,只要付出了,总会有回报。
来源:搜狐网

“在看”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